夏邑县丰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昌雷:心系家乡热土 返乡带领群众致富
2022-03-15 16:28:21 来源: 凤凰网河南
关注河南热线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豫东夏邑县歧河乡丰年种植专业合作社成方连片的优质小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盎然,孕育着农民一年的希望。

也就在此时,从河南省人社厅传来喜讯,丰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21年度“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原来,丰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闫昌雷外出务工成功后,心系家乡热土,返乡带领群众致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

闫昌雷(中)与社员一起查看小麦苗情

2013年,35岁的闫昌雷在外淘到第一桶金后,为解决本村在外务工人员一年两次返乡收种的苦恼,流转了本村外出务工人员的60亩土地,成立夏邑县丰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小麦良种繁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流转土地达到600亩,发展社员2300余户,托管土地2万余亩,许多农民成了合作社的忠实“粉丝”。

在采访现场,歧河乡张集村村民胡昌华说:“这个合作社可帮助我们这些留守老人的大忙了!孩子们都不在家,留下20多亩地,我也种不过来。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他们提供种子、农资、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省心还省事,我只当‘指挥官’就可了,并且产量也高了!”

该乡青铜寺村种粮大户房振桥接过话茬说:“2012年,我流转了300亩地,因经验不足,费心、费力。2020年加入合作社后,不仅种植成本降低了而且还提升了亩产量,平均每亩收成比我自己种多出一百多斤呢。我一下子轻松多了。”

“通过节支增收,合作社每年可为广大社员增收节支180万元以上。”丰年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专职会计王登民说。“农民缺技术,我们就免费教;农民少资金,我们就先赊销农资;他们管理不过来,我们就去托管。”

“我们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没做到的我们合作社做到了,他们没想到的我们想到了。通过村民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丰年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丰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昌雷说。起初建社的时候,合作社里只有八九个社员,其中还有五位是合作社发起人。通过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切实地给农民带来实惠,真心的对待老百姓,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相信你。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闫昌雷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17岁开始外出打工,从最低层干起,但他善于学习,他先后取得了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专毕业证书和南阳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在此期间,又多次参加农广校和团县委共同举办的“青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不仅丰富了农业知识、营销知识,同时也开阔了工作思路,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闫昌雷雷厉风行的性格和一心为民的作风,跟他的家风传承不无关系。他的曾祖母闫萧氏,就是一名革命烈士,为救全村人的性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王楼村67岁的老干部闫文富说。

闫昌雷致富后返乡创业,重点帮助那些贫困家庭。每年合作社农忙时节急需用人时,闫昌雷优先录用那些贫困户家庭人员,100多个就业人员中就有近60人来自贫困户。

在返乡创业的几年中,闫昌雷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带着一腔热忱回馈家乡,回馈父老乡亲。闫昌雷让合作社每年预算,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每逢过节,到乡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他的影响下,身边一些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做公益,王楼村脱贫户王全中,在闫昌雷的帮助下脱贫后,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全村90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品。

闫昌雷一心为民的思想,深深打动了王楼村干部群众,2019年村党支部换届时,闫昌雷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王楼村通往外界的一条狭窄的水泥路,因为历史原因,一直无法拓宽,严重影响村民出行。闫昌雷带领村两委干部实地勘察,制定拓宽方案,积极实施。在资金出现紧张时,他自掏腰包垫付;工程出现人手不够时,他就跟着工人一起干!村民们都夸“闫书记太低调了,真是一个‘闷声干大事的书记’啊!”

被问及下一步将有何打算,闫昌雷说,乡村振兴的道路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加入到返乡创业的大军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供稿:夏天 王国倩)

责任编辑:hN_0140